关键词: 内容更新中      内容更新中      内容更新中 

由上海市免疫学会皮肤免疫专委会主办的第十届同济大学银屑病高峰论坛暨炎症性皮肤病高峰论坛成功召开

祥龙贺瑞辞旧岁,银蛇起舞启新程。2024年12月27-29日,由上海市免疫学会主办,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医学院银屑病研究所承办的“第十届同济大学银屑病高峰论坛暨炎症性皮肤病高峰论坛”成功举办。本次会议通过优麦平台全程直播,旨在促进学术交流、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为银屑病及炎症性皮肤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重要的学术平台。

首先,由大会主席上海市免疫学会皮肤免疫专委会主任委员史玉玲教授主持开幕式。她指出,同济大学银屑病高峰论坛历经十年的积淀与积累,已成为炎症性皮肤病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本届年会将聚焦学术前沿,深入挖掘基础研究成果,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为与会者呈现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随后,同济大学医学院银屑病研究所名誉所长顾军教授、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院长李斌教授、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郑加麟教授分别发言致辞,对本届论坛的召开寄予了厚望,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开幕式的最后,由上海市免疫学会理事长储以微教授对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了热烈祝贺,并强调促进皮肤临床与免疫学交叉融合的重要性,并期望通过本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推动学术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助力皮肤免疫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本次会议设有一个主会场及四个分会场,分别为青年学者专场、基础研究专场、银屑病研究新进展专场、JEADV青英沙龙专场。会议汇集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银屑病等炎症性皮肤病的发生发展、诊疗热点及难点话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展示了在炎症性皮肤病领域最新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动态。

28日上午,主会场专家云集,内容纷繁,干货满满。首先,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April Armstrong教授带来报告“Psoriasis Treatment Landscape: Now and the Future”,向与会者展示了银屑病治疗的前沿进展。上海市免疫学会理事长、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的储以微教授带来了题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在免疫相关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的精彩演讲,详细介绍了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领域的创新发展。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高兴华教授带来了题为“朗格汉斯细胞:物理调控与疾病”的精彩分享,表示通过物理调控LCs的功能,未来可能为银屑病等皮肤疾病的治疗开辟出更加有效的途径。空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的王刚教授进行了题为“精神应激与银屑病的相互影响效应及其机制探讨”的学术分享。研究揭示了银屑病发病中的“脑-皮对话”机制,为未来银屑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的顾军教授进行了题为“肠道微生态与炎症性皮肤病”的讲解,为肠道微生态与炎症性皮肤病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开辟了新的策略和方法。北京协和医院的晋红中教授进行了题为“红皮病型银屑病研究进展”的精彩分享,提供了红皮病型银屑病研究和治疗的全面视角,突出了综合治疗策略的重要性,并指明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的史玉玲教授带来了题为“银屑病‘炎症微环境-代谢重编程-表观遗传’发病机制的研究”的精彩分享,深入揭示了其复杂的免疫、代谢及表观遗传背景,为未来的研究和治疗方向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指导。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的陆前进教授通过线上讲座“表观遗传调控与炎症性皮肤病”,全面介绍了表观遗传学在炎症性皮肤病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的张福仁教授在线分享了“大疱性类天疱疮研究进展”。张教授结合病例为我们介绍了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陈翔教授带来“代谢与银屑病研究进展”的报告,强调了通过干预代谢来治疗银屑病的潜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28日下午的主会场高朋满座,汇聚了多位皮肤科领域的专家,从各种疾病的皮损表现、诊断要点、系统受累情况、疾病分级及治疗经验入手,为与会的皮肤科医生们在皮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提供了实用的临床经验与最新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医生在实际诊治中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28日下午分会场座无虚席,热度不减。青年学者专场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顺利进行。会议以丰富的学术内容和深入的交流,展现了银屑病及炎症性皮肤病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方向。各位专家教授通过扎实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为疾病机制的探索和精准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支持,进一步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

基础研究专场现场氛围热烈、内容全面。本次专场邀请了多位知名专家围绕免疫性皮肤病的基础研究进行了精彩分享,带来了最新的科研成果与临床转化经验,为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方向与机制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启示。

12月29日上午主会场内容依旧精彩,开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张建中教授带来“我国皮肤科新药临床试验现状及展望”的精彩报告,展现了我国皮肤科新药研发的活力和潜力,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重要指导。上海市免疫学会秘书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向军教授带来“‘责任抗体’探索和神经免疫病:探索治愈之路”的精彩讲座,让参会者对责任抗体在神经免疫病疾治疗中的关键作用及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最新治疗进展有了全面的了解。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陶娟教授进行了题为“空气污染与银屑病”的讲座,详细阐述了银屑病的风险与空气污染的关系,使与会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的Jonathan Silverberg教授带来了线上讲座“Atopic Dermatitis in Adults: Not Just Big Kids”,他呼吁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索成人AD的病理机制,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和疾病阶段患者的治疗需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李薇教授带来讲座“亚临床银屑病关节炎的研究进展”,李教授的讲座对于提高对银屑病关节炎及其亚临床阶段的认识、促进早期诊治及推动疾病管理的全面性具有重要作用。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李航教授带来了题为“银屑病治疗药物新进展与决策探微”的报告。详细介绍了银屑病治疗的最新药物进展,特别是生物制剂的广泛应用。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李吉教授进行了题为“斑秃的治疗进展”的讲座,详细介绍了JAK抑制剂在斑秃治疗中的应用,还提到了微针治疗和PRP疗法等新兴治疗手段,为斑秃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希望。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李巍教授分享了“皮脂腺及其脂质在特应性皮炎中的作用和机制”,团队聚焦于皮肤菌群代谢产物、皮脂腺相关菌群在AD发病中的作用,以及皮脂腺脂质的改变调控炎症应答的机制。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的赖玉平教授进行了题为“炎症记忆与炎症性皮肤疾病复发”的讲座,强调了角质形成细胞在炎症记忆形成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促进疾病复发的相关过程。厦门大学药学院的张凌娟教授带来讲座“The Central Role of Dermal Fat in Skin Immunity and Regeneration”,深入探讨了真皮白色脂肪组织在维护皮肤健康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的刘红教授带来题为“基于药物、HLA分子及协同免疫机制交互作用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的分享。探讨了HLA分子在药物超敏反应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来优化治疗方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的赵明教授带来讲座“免疫炎症性皮肤病发病机制—基因背后的故事”,介绍了表观遗传修饰在炎症性皮肤病发生中的作用,并且分享了团队关于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超级增强子的研究进展。

29日上午的银屑病研究新进展专场汇聚多位专家学者,围绕银屑病长期管理、合并症治疗及精准用药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丁杨峰教授分析了乌司奴单抗的高药物留存率和依从性优势,为优化治疗提供依据;颜克香教授推荐IL-12/23抑制剂用于银屑病合并IBD的精准治疗;沈骏教授与李霞教授分别探讨了IBD皮肤表现及银屑病与心血管共病的诊疗进展。多场讨论聚焦药物筛查、共病管理及个性化治疗,专家们提出科学规范的治疗策略,为提升患者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提供了宝贵指导。

29日上午的JEADV青英沙龙专场汇聚了众多皮肤科领域的青年学者,为青年学者们提供一个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平台,使得青年学者们有机会与知名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共同探讨皮肤病学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众位专家学者围绕皮肤病理机制、诊疗进展及创新治疗策略展开深入探讨,分享了前沿学术成果。报告涵盖基础与临床研究,强调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和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为皮肤病学领域提供了宝贵指导。

下午的主会场学术氛围依然浓厚,围绕皮肤病理机制、诊疗进展及创新治疗策略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多位专家分享了前沿学术成果。刘洪教授聚焦代谢调控在肿瘤相关皮肤病中的作用,杨骥教授解析肿瘤免疫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的治疗难点,骆肖群教授详细分析药疹的诊疗进展,李福伦教授展示了新型复合水凝胶敷料的创新应用。讨论环节探讨了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的共性与差异,为未来研究提供思路。随后,曹华教授从皮损、血清标志物和影像学角度深入解析皮肌炎合并肺间质病变,郭一峰教授分享非典型特应性皮炎的诊疗策略,扶琼教授探讨银屑病关节炎的诊疗进展。唐慧教授分析结节性痒疹的机制及治疗方法,邹颖教授解析了特应性皮炎的免疫学表型,高芸璐教授介绍了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的诊疗进展。报告涵盖基础与临床研究,强调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和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为皮肤病学领域提供了宝贵指导。

第十届同济大学银屑病高峰论坛暨炎症性皮肤病高峰论坛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为与会者带来了持续两天半的学术交流,全面聚焦银屑病及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与临床实践,涵盖新药研发、发病机制、生物制剂及精准治疗策略等众多议题。会议深入探讨了疾病的基础研究进展、临床诊疗方案优化以及新兴技术的应用。与此同时,也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展示才华和交流思想的平台,推动了学术思想的碰撞与传承。此次大会充分体现了多学科协作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性,为炎症性皮肤病的研究和诊疗带来了新视角和未来发展方向。第十届同济大学银屑病高峰论坛暨炎症性皮肤病高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期待明年再会!

2025年1月8日 13:17
浏览量:0